【曹操作文】大全_写作方法与技巧
- 作文写作
- 2024-03-17
- 21
写作思路
1、确定主题:以曹操为主题,可以从他的生平、成就、性格特点等方面入手,展现一个立体的曹操形象。
2、选择角度: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故事或者事件,以曹操为主角,通过这个故事来展示他的品质和才能。
3、组织结构: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,第一部分介绍曹操的背景和成就;第二部分讲述一个关于曹操的故事;第三部分总结曹操的性格特点和历史地位。
写作方法与技巧
1、运用描绘手法:在描述曹操的外貌、言行举止等方面,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,使读者对曹操有一个直观的印象。
2、使用对比手法:在讲述曹操的故事时,可以通过对比其他人物的表现,来突显曹操的才能和品质。
3、引用典故:在论述曹操的成就和性格特点时,可以引用一些成语、典故等,以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。
4、运用议论手法:在总结曹操的性格特点和历史地位时,要运用议论的手法,对曹操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客观的评价。
具体写作步骤
1、开篇引入:通过讲述一个与曹操相关的小故事,引起读者的兴趣,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。
2、正文部分:
(1)第一段:介绍曹操的背景和成就,如他的家世、仕途、军事才能等。
(2)第二段:讲述一个关于曹操的故事,如官渡之战、赤壁之战等,通过这个故事来展示曹操的才能和品质。
(3)第三段:总结曹操的性格特点和历史地位,如他的果断、机智、勇敢等品质,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。
3、结尾部分:对全文进行总结,强调曹操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,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见解。
注意事项
1、语言要简练、生动,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复杂的句子结构。
2、注意文章的逻辑性,各个段落之间要有承上启下的关系。
3、在论述曹操的性格特点和历史地位时,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,不要过分夸大或贬低。
- 共5篇相关内容
淡定远山gb 于 2024-03-17 回复
论曹操
话说当年,常山赵子龙单枪匹马独闯曹操百万雄狮,曹操见赵云英姿飒爽,武艺超群,不忍杀他。可见曹操此人是十分的'爱才,为了挽留关羽,不惜将日行万里的赤兔马赠与他,可他身在曹营心在汉,最后不能被曹操所用!
他聪明透顶,又愚不可及;奸诈奸猾,又坦率真诚;豁达大度,又疑神疑鬼;宽宏大量,又心胸狭窄。可以说是大家风范,小人嘴脸;英雄气派,儿女情怀;阎王脾气,菩萨心肠。我认为曹操是奸雄,不过前面要加三个字:可爱的。曹操是可爱的奸雄。
秦道qindao 于 2024-03-17 回复
善待失意善待失意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。各地举兵,民不聊生。后,一代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,气焰不可一世。为将艳名四播的二乔收于铜雀台,兴兵八十万,欲取孙刘。
操击溃刘备后,备房军师诸葛亮前往江东,欲与东吴结盟,共谋抗曹大计。
亮舌战群儒,孙权见其言之凿凿,因而坚定抗操决心。
周瑜、程普、鲁肃领3万精锐水师,与备军合约5万,进驻赤壁。
操以步骑为主,面临大江便失去优势。为减轻江上风急浪颠,令连接战船,以利攻战。瑜采纳黄盖火攻之计,命盖诈降,前往曹营。
盖驶船进曹营,曹军毫无戒备。遂令点燃柴草,大败曹军。操以摧枯拉朽之势溃败。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。
赤壁之战乃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。联军之所以大胜,其原因有三。
其一,联军做出准确的判断,打下了坚固的基础。其二,联军抗曹,打击主要敌人,创造了有利条件。其三,利用擅长水战的优势采用火攻。
操败北经华容道被追赶之时,仍能仰天长笑,此实属大度。操于失意时,仍能善待,此之可取也。
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,没有失意和挫折。若失意时一蹶不振,只会失意又丧志,最后葬送前程。而失意的过程便是求知的过程,若从中分析原因,吸取教训,不断完善自我,避免相似弯路,即踏上成功之路。
紫气东来诗情画意 于 2024-03-17 回复
我眼中的曹操
在寒假里,我坐在板凳上,手里捧着《三国演义》,思绪也渐渐的飘向了那个战火纷飞,狼烟四起的年代。
在其中英雄豪杰慢慢随着故事的发展登场。然而,在其中最令我难忘的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,不是威猛无双,莫堪能敌的吕布,也不是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的孔明,而是宁教我负天下人,也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。
曹操是贤臣。
曹操被任为地方官员时,其所在之地政治清明,他多次惩治腐败乡绅,以此来严明当地法令。曹操在黄巾起义之时,任骑都尉,与皇甫嵩大破黄巾军,立下赫赫战功。曹操在董卓入京废少帝时,孤身前去刺杀董卓,被董卓发现借以献刀之名,连夜逃走,后又号召天下英雄讨董,他的野心也在此时开始萌发,渴望坐拥天下。
在三国这个群雄并起,命如草芥的年代,曹操是当之无愧的一代枭雄。
他在乱世中左右逢源。他善于用人,麾下猛将、谋士众多,夏侯渊、夏侯淳,典韦都有万夫莫当之勇,五良将也都武谋兼具。他善纳忠谏,本身也智谋无双,在官渡之战中都得到了充分体验,在后期赤壁一战中的失败也给他敲响了警钟。他挟天子以令诸侯,借天子之威,把诸侯当作棋子,天下为棋盘,与刘孙博弈,谋划天下。
曹操野心勃勃,抢夺人口,金钱,为掠夺疆土,领百万雄兵四处征讨,无所不用其极。倒也真应了那句“试看江山如画时,举目累累尽白骨”的话。
尽管如此,可他最后连帝王都没称便化作了一捧黄土,自身一生的努力也因子孙纨绔,为司马家做了嫁衣,可真是一可悲、可恨之人!
211277714 于 2024-03-17 回复
写曹操
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……|”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失,但人们写英雄赞英雄却留下了千古传送的精美诗篇,杜甫赞颂诸葛孔明“功盖三分国”,苏轼赞周瑜“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……”
曹操,在正史的记载中,他颇受赞誉;在戏台上,他被固定化为奸臣;而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他的面貌要复杂得多,常常使人捉摸不透。
在九年级课本中有这样一篇文章。文章内容是以杨修之死为线索展开的。文章内容是由于杨修恃才放旷,爱耍小聪明。不懂得顾全大局。而引起曹操的不满和愤怒,从而枉送了性命。在这篇文章中,曹操是一个心胸狭窄、深谋远虑、虚伪、城府很深的一个人。
虽然曹操在很多作品和书籍中不被肯定,甚至遭到唾骂,但在我心目中,曹操却是一个文武双全、有远大志向的人。
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;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”
这首诗是多么的激情,多么的豪迈。他就是由曹操写成的。虽然曹操在舞台上被固定为奸诈的角色,但这些因素是不能阻挡它所散发出来的那股魅力。曹操,东汉末年的政治家;、军事家、诗人。他是我国古代以来将文与武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名人之一。他与曹丕、曹植合称为三曹。他写的那篇《观沧海》就表现出了他壮阔的胸襟,吞吐日月的气势和威仪。
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表达我对曹操的看法,那我只能这样来评价:“一代奸雄,一代才子,一代风流人物”
和风青竹 于 2024-03-17 回复
论曹操
东汉末年,一个动荡的时代,一个人杰鬼雄的时代,一个英雄与枭雄的时代。这时,一个贵族家里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,就注定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诞生于乱世之中。
他就是曹孟德。在小时就显出自己的聪明奸诈,在董卓乱政时,他曾毅然决定行刺,不在董卓手下贪图荣华富贵,而是要去闯出自己的天地。最后,虽然行刺未果,但他却因这一刺,挤身于诸雄之中,为以后的事业打造了坚实的基础。在日后的南征北战中,他虽显露出让世人可鄙的奸诈,但却能在日后挟天子以令诸候而雄霸四方。正如当年曹操所说,如果英雄的命运是被毁灭,那他宁愿去当一个奸雄。如果英雄不能拯救世人,那就去但奸雄又有很不可。
罗贯中在编写三国演义时候很明显是尊刘扁曹,但是如果没有曹操的奸诈,就不会打下魏国辽阔的疆域,没有魏国辽阔的疆域,司马氏最后怎么统一天下,司马氏如果不统一天下,那全中国的黎民百姓就要永不安宁了。
现在许多人还是更为倾向刘备,也许这也是对的,因为刘备以仁德治天下,投民心所归,当然是百姓中的明君,不像曹操一样,尔虞我诈,明说暗夺,自然会大失民心。可是从手腕上来看,曹操是实干家,说刺董卓就刺,用阴险狡诈使北部人民获得了一时的安宁。而刘备呢,哭出来的天下,在献帝面前曾许下承诺要刺曹贼,最后迟迟未刺,他的老实本分,也让他在诸雄之中没少吃亏。
曹操和刘备,两个极为相反的人物,却让人们分不清正与邪的奥秘。
西柳小学六年级:吕强
发表评论